《考工记》中有言:“天有时,地有气,材有美,工有巧,合此四者,然后可以为良。”器物的制作,离不开匠人的一双巧手。翻开历史的卷轴,中国的陶艺、雕刻已走过千百年历史,并在岁月的沉淀中历久弥新。本期,灯谷网将带您细抚时光的纹路,品味传统手工艺与当代灯具的融合。
陶瓷
图 | 故宫博物院馆藏陶瓷灯具
“悠悠岁月,漫漫瓷路”,从秦砖汉瓦到隋唐三彩,再到青白釉瓷、粉彩青花,每一件经过高温烧制的器物,都饱含着传承的温度。
陶瓷,也是灯具常用的材质,从远古时期的豆镫到后来的釉彩烛台,再到当代的陶瓷台灯,中国的陶瓷艺术在光影变化中绽放出新的光彩。
珐琅
图 | 清代珐琅宫灯
《红楼梦》第五三回中写道:“这荷叶乃是錾珐琅的,活信可以扭转。”《十洲春语》也记有:“如宴客缀锦阁下,携十锦珐琅杯,宣牙牌令。”画珐琅工艺始见于清初,在雍正、乾隆年间达到鼎盛。这种精妙绝伦的工艺不止见诸于瓷器之上,还融入到流光溢彩的琉璃中。
历经数百年沉淀,古法琉璃珐琅在当代灯饰工艺中得以传承。当代手工匠人以山水、花草等文化意象入画,勾勒出中国传统工艺的风骨。
雕刻
图 | 意境东方崖柏根雕摆件
古人有云:“无刻不成屋,有刻斯为贵。”雕刻,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,常见诸于古建筑的木石砖瓦之上,或日常器物之中。繁复而精美的图案花纹、鱼虫鸟兽,在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下栩栩如生。
这种精巧繁复的雕刻工艺在灯饰设计中历久弥新,无论是灯罩上的镂空雕花,还是灯臂上的精细纹样,每一笔,每一画,都是一代代手工匠人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匠心沉淀。
评论列表(0)